“管理胆固醇,防心梗”核心提示

——35岁以上应每年测一次血脂,预防脑梗、心梗

发布时间:2017-08-04 | 来源:中华医学会 | 点击数:7807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居患病、死亡之首。患病人数高达2.9亿,且呈现发病年轻化趋势,心梗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大量证据显示,通过管理胆固醇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心梗的发生。为此,相关领域五家专业机构联合发布“管理胆固醇,防心梗”核心提示,旨在呼吁公众关注血脂健康,管好胆固醇,有效预防心梗。

一、定期测血脂,是防心梗的前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与心梗关系密切。“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造成血管狭窄,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血栓脱落,会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心梗,危及生命。防心梗,要了解你的“坏胆固醇”数值,从测血脂开始。

二、管住“坏胆固醇”,是防心梗的核心

不同风险人群“坏胆固醇”的指标不同,因此即便化验单没有“↑”的提示也不可掉以轻心,而更应关注自己“坏胆固醇”的目标值。“坏胆固醇”重度升高者(>4.9mmol/L)、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等,属于高危人群,应将“坏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对于已经明确诊断患有冠心病的,则要控制在1.8mmol/L及以下。通常,“坏胆固醇”水平越低,预防心梗的效果越好。

三、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遵医嘱治疗,是防心梗的保障

冠心病患者及心梗高危人群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如积极运动、戒烟限酒、少油少盐、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注意气候变化,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坚持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坏胆固醇”长期维持在目标水平以下,都是预防心梗的有效措施。

四、高度警惕胸痛等症状,是防心梗的关键

及早识别心梗症状,及时就医。要特别警惕以下心梗的常见先兆症状:近期内心绞痛发作频繁;突然感到胸闷不适,并在活动后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的表现;胸痛剧烈,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慌等症状。患者在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后,应及早拨打120到医院诊治

五、一旦突发心梗,应第一时间拨打120

突发心梗后应立即使患者平卧,切勿随意移动,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打开门窗,松开上衣,持续呼叫患者使其保持清醒。若此时患者已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在此期间注意保持电话及救生通道畅通。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老年护理院:0931-2403965 心理援助热线:0931-4638858 值班电话:0931-2861575 就诊时间:周一~周五 8:00~21:00
版权所有:9888拉斯维加斯 - 拉斯维加斯官网登录网址  陇ICP备1500260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