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打印

关注心理健康,享受幸福生活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个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是虚弱的状态,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起共同构成了健康中两个不可分割的层面。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生活幸福,顺利的适应社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四、出现心理问题如何调适?

1.要保持心态平衡、建立自信心。

2.要善于倾诉,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走出阴霾,重见阳光。

3.要学习一些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具体方法。例如,散步、听音乐、看电影、垂钓、交朋友、深呼吸、练气功、自我暗示等。

4.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